近日,各省高考录取工作陆续收官,一则“674分考生放弃顶尖985高校,选择福耀科技大学”的消息在网络引发热议。这位来自福建泉州的考生林浩(化名)以全省物理类前500名的成绩,主动填报了今年首次招生的福耀科技大学,并被该校王牌专业“智能制造与新材料”录取。面对“高分低就”的质疑,林浩在接受采访时坦言:“我想成为产业需要的人,而不是纸上谈兵的学者。”
高分考生“逆流”选择:放弃传统名校,投身新兴大学
林浩的高考成绩为674分(物理类),在福建省排名487位。这一分数远超厦门大学(最低投档线642分)、同济大学(658分)等传统985高校在闽录取线,甚至接近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在闽的普通批次录取分数线。然而,在填报志愿时,林浩却将福耀科技大学作为第一志愿,并最终被顺利录取。
“我的分数确实能上很多名校,但它们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与我的目标不太匹配。”林浩解释道。他表示,自己从小对机械制造感兴趣,高中时参加过机器人竞赛,未来希望从事高端制造业技术研发。“福耀科技大学的‘双导师制’‘企业课题贯穿教学’等模式,让我觉得更贴近产业实际。”
本人回应争议:拒绝“唯名校论”,看重“学以致用”
林浩的选择在网络上引发两极评价。支持者认为他“有主见”“敢于突破传统路径”,反对者则质疑其“浪费分数”“牺牲未来深造机会”。对此,林浩在个人社交媒体发布长文回应:“名校光环固然重要,但我想问:有多少毕业生能直接解决产业‘卡脖子’问题?福耀科技大学背靠福耀玻璃等龙头企业,提供的是‘从实验室到生产线’的全链条培养,这正是我需要的。”
他特别提到,该校首任校长王树国(原西安交通大学校长)提出的“产教深度融合”理念深深吸引了他。“王校长说,大学要‘顶天立地’——顶天是追求学术前沿,立地是扎根产业需求。我想做既懂技术又能落地的‘立地型’人才。”
福耀科技大学:新兴大学的“破圈”尝试
作为由福耀集团创始人曹德旺发起创办的新型研究型大学,福耀科技大学自2022年筹建以来便备受关注。学校聚焦制造业领域,首设智能制造与新材料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车辆工程等6个专业,所有专业均与福耀玻璃、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,学生需完成至少6个月的企业实习方可毕业。
“我们不是要复制传统大学,而是要培养‘工程师中的科学家’。”该校招生办主任陈峰透露,今年首年招生仅录取300人,生源质量超预期,物理类平均分达645分。“林浩同学的选择,反映了新一代考生对‘职业导向教育’的认同。”
专家观点:高等教育多元化是趋势,但需警惕“概念炒作”
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,林浩的案例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从“规模扩张”向“质量提升”转型的必然性。“当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‘学历型’转向‘能力型’,考生和家长自然会更关注学校的培养模式与产业结合度。”但他同时提醒,新兴大学需警惕“概念先行、内涵滞后”的风险,“产教融合不是简单把课堂搬进工厂,而是要建立校企协同的课程体系、评价标准,这需要长期沉淀。”
对于未来规划,林浩表示已联系福耀科技大学的导师,计划提前进校参与课题研究。“也许四年后,有人会说我‘选错了’,但我相信,产业需要的地方,就是人才的价值所在。”
在这场关于“高分与选择”的讨论中,林浩用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:教育的终极目标,从来不是分数的堆砌,而是找到与时代共振的成长路径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云川官网 » 674分考生放弃985选择福耀科技大学:本人回应“看重产教融合,想成为应用型人才”